绕刚体的分离涡流到绕柔体的受控势流

吴介之, 杨延涛

吴介之, 杨延涛. 绕刚体的分离涡流到绕柔体的受控势流[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8, 26(z1): 21-27.
引用本文: 吴介之, 杨延涛. 绕刚体的分离涡流到绕柔体的受控势流[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8, 26(z1): 21-27.
WU Jie-zhi, YANG Yan-tao. From rigid-body separated vortical flows to flexible- body controlled potential flow[J]. 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2008, 26(z1): 21-27.
Citation: WU Jie-zhi, YANG Yan-tao. From rigid-body separated vortical flows to flexible- body controlled potential flow[J]. 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2008, 26(z1): 21-27.

绕刚体的分离涡流到绕柔体的受控势流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5720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吴介之、杨延涛,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北京,100871

    通讯作者:

    吴介之

  • 中图分类号: V211.3

From rigid-body separated vortical flows to flexible- body controlled potential flow

  • 摘要: 在小粘性流体的现实环境中,人类学会了利用适当产生的边界层及其涡量来构造航行器和流体机械,这导致了涡动力学的形成和发展,并把经典势流理论的应用范围推到边界层、自由剪切层和旋涡之外.但是,边界层是一柄双刃剑.它本身、它的分离、失稳、转捩,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涡结构,无一不带有或大或小的副作用.现在,人们遇到的刚体大雷诺数绕流问题越来越复杂(包括湍流).这些复杂性大都源于边界层的各种不利的、甚至灾害性的副作用.但是,随着变形体绕流研究的开展和智能变形材料的开发,人类有可能造出新的近壁流态来代替刚性物面的层流或湍流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34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12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1-07
  • 刊出日期:  2007-12-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