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种风洞研制与应用
- 面向工程应用的网格生成
- 高性能海上风机结构及其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
- 民机气动标模CAE-AVM及相关研究进展
- 内埋武器舱
-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及应用
- 热湍流
- 内外流一体化技术
- 吸气式组合动力
- 翼型研究新进展
-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
- 计算流体力学高精度格式及其应用
- 多相流研究进展及应用
- 强/台风风环境及结构风效应
- 流动分离与流动控制
- 流动稳定性和转捩
- 湍流结构研究
- 湍流燃烧
- 飞机结冰
- 空化流动与空泡
- 国家数值风洞自主可控关键技术
- 首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大会青年优秀论文
- CFD验证与确认
- 智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探索
- 声爆研究
- 仿生空气动力学
- 气动声学
- 返回舱再入跨流域空气动力学
- 气动弹性与流固耦合
- 飞行器气动外形多学科优化设计
- 模型飞行试验
- 第八届国际计算流体力学大会论文专刊
特种风洞研制与应用
风洞被誉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一个国家风洞设备的试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水平。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在二十世纪都建成了体系庞大、功能齐全的风洞设备体系,支撑其航空航天飞行器快速发展,助推波音、空客等公司实现技术领先、形成市场垄断。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在风洞试验领域加快追赶步伐,建成了大、中、小配套,低速、高速、超高速衔接,常规风洞和特种风洞互补的风洞设备群,整体规模和试验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相继建成了结冰风洞、声学风洞、温高雷诺数风洞、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爆轰驱动激波风洞、高超声速燃烧风洞等大型特种风洞,发展了先进的试验技术,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飞行雷诺数模拟、结冰适航取证、噪声评估与降噪、高温热结构等特种试验的“卡脖子”难题。
为了展现该领域的成就,《空气动力学学报》组织了“特种风洞研制及应用”专栏,刊登5篇论文,介绍我国2.4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3m ╳ 2m结冰风洞、5.5m ╳ 4m声学风洞、Φ 0.5m路德维希管风洞等的最新进展。这些论文是我国风洞群建设的一个小缩影,我们希望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进一步激发风洞设计建设者们以国家需求为己任、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决心,铸就风洞建设丰碑。
笃行致远,初心如磐。新的一年,《空气动力学学报》由双月刊发展为月刊,编辑部将继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向着办高质量精品期刊目标努力奋斗!在此,我谨代表《空气动力学学报》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期刊发展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期望大家和我们一起,满怀信心,奋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

唐志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应用,在高超声速凤洞试验系统研制、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设计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以及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等,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空气动力学学报》和Advances inAerodynamics期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