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8年  第36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全文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8年4期pdf合集
2018, 36(4).
摘要:
综述
高焓激波风洞试验技术综述
谌君谋, 陈星, 毕志献, 马汉东
2018, 36(4): 543-554. doi: 10.7638/kqdlxxb-2017.0165
摘要(269) HTML (48) PDF(368)
摘要:
高焓激波风洞是研究高温真实气体效应主要的地面模拟设备,基于高焓激波风洞发展的试验技术主要包括驱动技术、流场检测技术和测试技术。决定试验段所能达到的总焓和总压水平的驱动技术,主要包括变截面驱动、多段驱动、轻质气体驱动和加热轻质气体驱动;高焓激波风洞驻室温度高,导致激波管末端和喉道等内流道产生烧蚀并对流场带来污染,并且在高温条件下气体分子发生离解甚至电离,导致试验分析困难;确定试验段自由来流参数和有效时间以及污染气体推迟的流场检测技术,是开展风洞试验的前提条件;高焓激波风洞总焓和总压高,有效试验时间毫秒量级,对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气动热/气动力以及流场物理化学参数的测试技术,指出进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以期为大型高焓激波风洞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论文
基于压电敏感元件的摩阻天平设计
赵荣娟, 吕治国, 黄军, 刘施然
2018, 36(4): 555-560. doi: 10.7638/kqdlxxb-2016.0112
摘要(105) HTML (20) PDF(202)
摘要:
摩阻天平是直接测量作用在飞行器模型表面摩阻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压电敏感元件的压电效应进行摩阻天平设计的情况。天平主体采用悬臂梁结构,通过在悬臂梁上对称布置的压电陶瓷片进行摩阻的测量,利用压电陶瓷片的方向选择性来降低模型表面的压力对摩阻测量结果的交叉干扰。在设计中,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采用力电耦合模型,对天平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设计制作了用于激波风洞试验的摩阻天平,并对摩阻天平进行了校准和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天平的灵敏度、频响和稳定性均能满足激波风洞摩阻测量试验的要求,通过压电陶瓷片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型表面分布不均匀的压力对摩阻测量输出的影响。
超声速飞行器FADS系统实时解算设计与验证
陈广强, 刘吴月, 豆修鑫, 周伟江, 杨云军, 豆国辉
2018, 36(4): 561-570. doi: 10.7638/kqdlxxb-2016.0073
摘要(68) HTML (32) PDF(192)
摘要:
针对典型超声速飞行器的头部外形,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获得超声速飞行器头部测压点阵列的压力数据,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求解算法和基于FPGA+DSP构架数字信号处理的解算机、飞行马赫数2.0~4.5的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实时解算方案。应用蒙特卡罗法分析测量总误差对算法模型的影响,并获得满足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设计目标要求的测量系统总误差。算法在解算机上完成1次计算所需时间 < 1 ms,完全可以满足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算法实时解算设计的要求。在1.2 m×1.2 m超声速风洞完成求解算法的实时解算试验,试验结果与风洞系统的测量结果基本吻合,系统在实时解算过程中未出现异常、能灵敏反映出来流参数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敏捷性。静压测量相对误差≤6.9%,马赫数测量误差 < 0.1,迎角和侧滑角的测量误差均 < 1°。最后还分析了试验误差影响因素,提出了试验改进的方法。
一种用于获得飞机部件气动载荷的网格向量法
韩鹏, 刘晓晨, 胡赞远, 闫中午
2018, 36(4): 571-576. doi: 10.7638/kqdlxxb-2016.0142
摘要(90) HTML (28) PDF(165)
摘要:
提出了一种网格向量法用于计算飞机气动载荷,此方法以风洞测压数据为基础,网格化部件外形,使用网格点构造基础向量,采用空间向量法求解网格气动载荷的几何要素(如作用点、面积、单位法失、力臂及夹角等),进而获取飞机部件的总载荷及分布载荷。批量飞行载荷分析时,采用网格向量法先求得力与力矩系数的基础数据库,然后通过插值以获取批量计算工况下的载荷结果,计算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以某飞机起落架内舱门为例,分析了舱门气动载荷的计算特点,使用所提方法对主起落架内舱门进行了载荷计算分析,方法实施过程及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普适高效,对飞机非典型翼面类部件的气动载荷求解,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基于风洞数据的低矮房屋双坡屋面风压非高斯特性
罗颖, 黄国庆, 李明水, 彭留留
2018, 36(4): 577-584. doi: 10.7638/kqdlxxb-2016.0055
摘要(86) HTML (24) PDF(131)
摘要:
基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低矮房屋风洞试验获得的风压数据,探讨了低矮房屋在不同屋面坡度、风向角、高度及地形情况下屋面风压特性的变化。为便于描述,以跨中测点为参考,不同风向角时还参考了边缘测点情况。文中分析了测点风压系数均值、标准差、偏度及峰态的变化,并探讨了基于Hermite多项式得到的测点峰值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屋面坡度较小时的风压特性相近,背风屋面风压非高斯性较弱;随坡度增加,风压非高斯性较弱的区域位于迎风屋面,继续增加则使迎风屋面测点偏度从负变为正。斜向角度下迎风屋面前缘的角点非高斯性较强,会产生较大的峰值因子。随高度增加,迎风屋面前缘峰值因子减小,靠近屋脊线的测点则增大。比起郊区地形,开阔地形时迎风屋面非高斯性较弱,测点峰值因子较小。
旋翼流场计算嵌套网格并行装配方法改进研究
叶靓, 张颖, 杨硕, 董军
2018, 36(4): 585-595. doi: 10.7638/kqdlxxb-2016.0056
摘要(77) HTML (22) PDF(197)
摘要:
针对嵌套网格系统下进行旋翼流场计算时的网格装配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并行化网格装配模型。在该模型中,使用压缩存储的辅助结构网格进行并行“洞切割”,生成插值边界;应用基于插值点坐标范围的局部可自适应辅助结构网格定位,缩小了处理器之间进行并行贡献单元搜索时的交互数据范围及生成辅助结构网格的内存消耗,结合局部范围的Neighbor to Neighbor(N2N)搜索重启和穷举方法,消除了网格分区、物面、外场等边界面对贡献单元搜索过程的影响,且方法对网格的拓扑没有限制,适合于结构、非结构、直角网格等网格块的装配过程。在流场计算方面,采用并行化的隐式双时间格式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用于旋翼数值模拟问题。理论分析和计算测试表明,在使用粗化的辅助网格时,改进的计算方法能够达到传统方法贡献单元搜索速度近似10倍,在低内存开销情况下降低网格装配过程对流场计算时间占比。在内迭代大于7次时,网格装配时间小于流场计算的1%。该方法是对旋翼多周期计算时反复网格装配过程的很好的效率改进。
一种无数值积分的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
马小乐, 曹伟
2018, 36(4): 596-604. doi: 10.7638/kqdlxxb-2016.0065
摘要(180) HTML (40) PDF(364)
摘要:
在使用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构造相应的积分表达式作为数值求解的出发点,继而会引入体积分和面积分。对于这些积分项的值,一般需要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获得。当需要使用高阶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时,数值积分计算精度的要求会相应地增加,其所需的计算量将变得很大,而数值积分的计算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的计算效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Lagrange插值多项式基函数和Jacobi正交多项式基函数的一定关系,构造了一种无数值积分的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显式半离散格式,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线性和非线性一维、二维守恒律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得到了理想的数值结果。该方法不再需要通过数值积分来计算每个单元的积分项,而且有效地达到了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的高阶精度,其对于构造更为高效的高阶间断Galerkin有限元计算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基于VOF方法的大水滴袋状破碎的仿真研究
张文英, 常士楠, 蒋斌, 雷梦龙
2018, 36(4): 605-612. doi: 10.7638/kqdlxxb-2016.0049
摘要(56) HTML (31) PDF(206)
摘要:
为研究大水滴(d>50 μm)运动和袋状破碎的复杂特性,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大水滴破碎在飞机结冰方面独特的危害性,本文应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对不同韦伯数(Weber number,We数)下的水滴进行数值模拟,观察到了水滴的典型袋状破碎形态,并将袋状破碎划分为五个特征阶段。本文还应用瑞利-泰勒不稳定性(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R-T不稳定性)和瑞利-普拉特不稳定性(Rayleigh-Plateau Instability,R-P不稳定性)解释破碎的形态特征。此外,本文统计了水滴的迎风直径、破碎时间和沿程的阻力系数,并与实验数据和本课题组创立的BTB(Bag Type Breakup)理论模型加以对比,验证了破碎时间与形变量、阻力系数的无量纲关系,即形变量在初期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后期为二次函数关系;而破碎时间随着We数增长逐渐减小,水滴阻力系数随形变先迅速增大后减小。本文所用方法可用于进一步的液滴破碎机理研究。
合成射流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特性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王俊伟, 夏智勋, 罗振兵, 邓雄, 杨升科
2018, 36(4): 613-619. doi: 10.7638/kqdlxxb-2016.0064
摘要(103) HTML (35) PDF(137)
摘要: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合成射流作用于高超声速进气道内部流场,分析其对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及进气道工作过程中对合成射流激励器本身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射流能够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其控制机理是合成射流阻碍内压缩段后部与隔离段前部两处分离边界层的连合,无法快速形成大的分离泡进而改善进气道起动性能;进气道工作过程中压力变化剧烈导致合成射流激励器膜片单向受载过大是激励器实际应用于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动控制急需解决的问题。
弯曲和旋转修正的湍流模型在旋转翼身组合弹箭中的应用研究
石磊, 杨云军, 周伟江
2018, 36(4): 620-626. doi: 10.7638/kqdlxxb-2016.0083
摘要(158) HTML (39) PDF(215)
摘要:
为了研究高速旋转产生的流线弯曲及壁面强湍流剪切效应,本文采用完全时间相关的非定常N-S方程,对超声速带翼旋转弹箭开展计算,研究了弯曲和旋转修正的湍流模型SARC和SSTRC对弹箭旋转气动特性和流场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弹侧向动态特性计算,弯曲和旋转修正的湍流模型与原始模型精度相当,侧向力和力矩旋转导数最大差异 < 6%,4组经验估算公式计算的马格努斯力旋转导数与本文结果误差皆>15%。弯曲和旋转修正的湍流模型使物面压力左右两侧同时偏大或偏小,与原始模型相比并没有加剧或削弱不对称效应,这是全弹马格努斯特性变化不大的原因。弯曲和旋转修正湍流模型预测的分离区更大,对分离流动的抑制能力减弱。
小型冰风洞液滴平均容积直径测量研究
杜骞, 赵伟伟, 刘宇, 蔡玉飞, 朱春玲
2018, 36(4): 627-633. doi: 10.7638/kqdlxxb-2017.0115
摘要(88) HTML (29) PDF(203)
摘要:
水滴平均容积直径(MVD)是冰风洞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参数之一,MVD测量的准确程度将影响飞行器结冰特性研究。针对小型冰风洞液滴参数测量,提出使用激光粒度仪对冰风洞液滴颗粒直径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基于旋转多圆柱法进行MVD测量标定。根据旋转多圆柱结冰特性,对二维旋转圆柱霜状冰结冰过程进行编程计算,结合试探逼近思想编制了旋转多圆柱水滴参数分析软件。用试验实测数据与旋转多圆柱方法标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标定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进而可实现对平均容积直径的快速测量,为冰风洞水滴参数测量校验提供技术保障。
化学非平衡解耦算法精度分析及其改进
刘君, 董海波, 张文昊
2018, 36(4): 634-641. doi: 10.7638/kqdlxxb-2017.0083
摘要(127) HTML (12) PDF(252)
摘要:
模拟化学非平衡流问题涉及到流动方程和化学反应方程两部分的求解,流动方程组中包含所有组元的偏微分方程,导致求解变量成数量级增加,点隐算法和全隐算法在求解源项刚性问题时,通常会涉及到矩阵求逆运算,这些因素带来的巨大计算量限制了隐式算法在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应用。1993年刘君提出了化学非平衡流解耦算法,将控制方程组分解为流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流动方程的求解采用冻结流假设来描述流体微团沿流线的运动过程,化学反应方程的求解描述流体微团在随体坐标系下发生绝热、定容的爆炸过程。结合解耦算法和有限体积法的特点对这种解耦算法进行改进,提出的优化算法不需要求解组元变量所对应的偏微分方程组,只求解由5个基本变量构成的,形式上与量热完全气体近似的偏微分方程组,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发现优化算法可以显著地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将精细积分方法应用于化学非平衡流问题的求解中,通过与传统的VODE方法和α-QSS方法对比发现,精细积分方法的鲁棒性更优、精度对时间步长不敏感,适当的选取时间步长,可以充分发挥精细积分方法的优势。
火星探测器气动热环境和气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刘庆宗, 董维中, 丁明松, 江涛, 高铁锁
2018, 36(4): 642-650. doi: 10.7638/kqdlxxb-2016.0053
摘要(131) HTML (39) PDF(182)
摘要:
针对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过程中的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及其气动热环境和气动力特性的精确预测问题,考虑火星大气高温混合气体的化学反应、束缚电子能激发效应、分子振动能激发效应和非平衡效应,以及不同表面催化特性和表面温度条件的影响,建立了数值模拟热化学非平衡流场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与平头圆柱试验模型和MESUR火星探测器的试验与计算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然后对典型火星探测器的气动热环境和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本文的计算状态情况,火星探测器流场中化学非平衡效应非常严重,存在一定的热力学非平衡效应;2)热力学模型、化学反应模型和表面催化特性对气动热计算有着重要影响;3)气体模型对气动力特性的预测影响较大,表面温度条件和表面催化特性对气动力系数的计算影响较小。
预处理方法在混合笛卡尔网格中的应用研究
干雨新, 赵宁
2018, 36(4): 651-657. doi: 10.7638/kqdlxxb-2016.0103
摘要(64) HTML (21) PDF(197)
摘要:
使用基于混合笛卡尔网格的预处理方法,对低马赫数下的定常/非定常流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网格生成中,在物面附近生成贴体结构网格,其余计算区域使用笛卡尔网格进行填充,两套网格之间通过查找“贡献单元”实现流场数据间的传递。同时,使用基于密度的预处理方法,发展了一套可求解从低速(极低马赫数)到常规马赫数的N-S方程求解器,时间离散使用隐式双时间步LU-SGS格式,空间离散使用具有二阶精度的格心格式有限体积方法。非定常流动问题的数值模拟过程中,使用逆距离插值来进行新现网格单元上流场参数确定。通过对NACA0012翼型在低马赫数下的定常绕流和动态失速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使用预处理方法能够加快低马赫数下数值计算的收敛速度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基于混合笛卡尔网格的N-S方程求解器能够模拟包含运动边界的低速不可压非定常流动问题。耦合预处理技术的混合笛卡尔网格方法给包含低速和常规马赫数的复杂运动边界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EKF的实时循环神经网络在非定常气动力建模中的应用
付军泉, 史志伟, 陈坤, 朱佳晨, 陈杰, 董益章
2018, 36(4): 658-663. doi: 10.7638/kqdlxxb-2016.0131
摘要(186) HTML (36) PDF(251)
摘要:
结合EKF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和RTRL算法(实时递归学习算法)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EKF的实时递归学习算法(EKF-RTRL),运用到循环神经网络中(RNN)。应用该神经网络对某飞机大迎角大振幅单自由度偏航、滚转以及偏航滚转耦合运动的非定常气动力进行建模。结果表明,基于EKF的实时循环神经网络计算精度高,收敛快,辨识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飞翼布局飞行器等离子体激励增升技术试验研究
姚军锴, 何承军, 周丹杰, 何海波, 史志伟, 杜海
2018, 36(4): 664-669. doi: 10.7638/kqdlxxb-2016.0048
摘要(140) HTML (35) PDF(577)
摘要:
为研究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位置和控制参数对飞行器增升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以飞翼布局飞行器为对象,采用纳秒脉冲放电方式,开展了激励器布置位置对飞行器增升效果的影响研究试验,在研究激励器控制参数对增升效果的影响时,分别采用了纳秒脉冲和AC放电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显著增加飞翼布局飞行器的最大升力系数,延缓失速发生,对阻力系数的影响较小;激励器以平行于飞行器前缘方式布置时,增升效果较好,布置于前缘位置增升效果最佳,试验状态下可使飞行器最大升力系数增加39.5%,失速迎角推迟8°;纳秒脉冲放电方式下,调制频率变化对飞行器增升效果影响明显,激励电压对增升效果影响较小;AC放电方式下,占空比对飞行器增升效果有一定影响,占空比的选取不宜过大。
超声速来流下混合流动控制射流角度影响数值研究
王旭东, 高峰, 朱柏银, 张涵
2018, 36(4): 670-676. doi: 10.7638/kqdlxxb-2016.0076
摘要(88) HTML (29) PDF(169)
摘要:
为探索混合流动控制器对隔离段气动性能影响,对来流马赫数2.0条件下混合流动控制器的控制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着重比较了射流俯仰角和偏航角对流动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定射流位置时,俯仰角的变化仅小幅度改变角区低速回流区的轴向位置,但对回流区范围以及角涡强度有较大影响,其中俯仰角取45°和60°时,回流区范围最小;由于微型涡流发生器上方高速流场的冲击,射流俯仰角越大,混合流动控制器形成的流向涡高度反而越低;偏航角取30°时,随着偏航角的增加,隔离段抗反压能力、流场质量先提升后降低,偏航角过大会导致流场的明显不对称,偏航角取45°时的综合性能最优异;采用较小的俯仰角和偏航角可有效降低总压损失。
桥梁断面气动导纳风场依赖特性的数值研究
张伟峰, 张志田, 张显雄
2018, 36(4): 677-686, 694. doi: 10.7638/kqdlxxb-2016.0067
摘要(105) HTML (50) PDF(65)
摘要:
基于二维不可压非定常RANS模型,分别计算了平板断面、箱梁断面、双边肋断面在简谐脉动来流和宽频湍流中的非定常气动力,并识别出各自的气动导纳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断面在三种不同脉动幅值来流作用下的气动导纳,研究了不同脉动幅值对各类断面气动导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竖向简谐脉动来流下,平板断面的气动导纳与Sears函数吻合良好,证明数值识别气动导纳的可行性;湍流作用下,平板断面识别的导纳函数有着实质性的不同,表现出很强的随机跳跃性。与平板断面类似,箱梁断面的气动导纳接近Sears函数。在不同幅值的简谐脉动来流下,平板断面和流线型箱梁断面识别的气动导纳基本一致,表现出了流线型断面对来流特性的不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具有显著分离流的双边肋断面,其气动导纳具有明显的来流风场依赖性,表明钝体断面的气动导纳并不能定性为断面的函数,而是由断面与来流风场特性共同确定。
考虑导风装置大型冷却塔双塔风致干扰效应研究
朱鹏, 柯世堂
2018, 36(4): 687-694. doi: 10.7638/kqdlxxb-2016.0082
摘要(75) HTML (33) PDF(150)
摘要:
为研究不同导风装置对双塔干扰下大型冷却塔表面平均和脉动风荷载分布特性的影响,基于风洞试验对比研究了三种有导风装置和无导风装置的大型冷却塔表面风压随机分布特性,其中包括平均风压、脉动风压、峰值因子、极值风压以及干扰因子等气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增设导风装置后塔筒背风面负压区气流紊乱,平均风压呈现明显波动;不同导风装置对塔筒下部断面测点峰值因子影响显著,数值主要分布在3.2~3.6之间;极值风压分布规律类似于冷却塔模态的正反对称特点,外部进水槽对喉部侧风面极值风压增大了近0.5;90°风向角为双塔布置的最不利工况,夹道效应导致塔筒侧风面平均风压、脉动风压与极值风压变化显著,此时带外部进水槽的冷却塔中上部断面层阻力系数的干扰因子达到最大值。
提升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性能的叶顶形状数值研究
叶学民, 张建坤, 李春曦
2018, 36(4): 695-703. doi: 10.7638/kqdlxxb-2016.0066
摘要(135) HTML (33) PDF(577)
摘要:
采取恰当的叶顶形状可以提高轴流风机性能。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一次风机为对象,采用Fluent模拟了叶顶具有斜槽或阶梯状结构等5种情形下的风机性能,分析了其内流特征、压力分布和损失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提升效果依次为逆流向斜槽、双斜槽、上阶梯叶顶和下阶梯叶顶,而顺流向斜槽仅在小流量下提升性能明显;改进后的叶顶形状均使泄漏流场更加复杂,泄漏涡分布区域及强度明显增大,叶顶间隙内涡量值显著提高,由此降低了叶顶间隙内轴向速度和泄漏流量;其中,逆流向斜槽改善风机性能最为突出,在设计流量下,全压和效率分别提高4.68%和0.94%;考虑到当前燃煤机组低排放改造后增大的烟风阻力和风量需求,逆流向斜槽叶顶是最佳选择。